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初中化學教師教學效能感調查淺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該文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對貴州省黔南州初中化學教師教學效能感的現狀進行了調查和分析,得到結果:整體上,黔南州初中化學教師的教學效能感處于良好水平,但教學效果并不是很理想;隨著教齡的增加,教學效能感總體上呈現V字形變化;總體上看,隨著職稱的提高,教學效能感也逐漸增強;擔任班主任的化學老師課堂教學效能感比較低,擔任學校中層干部的化學老師課堂教學效能感比較高。對問卷結果進行分析,提出提高教師教學監控能力、關注新教師成長、倡導教師相互學習與交流、師生形成良好互動關系、改進教師評價方式等建議。
關鍵詞:初中化學;黔南州;教師教學效能感
教師的教學效能感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對其能有效完成教學工作、實現教學目標的能力的知覺與信念[1]。通常來說,教師的教學效能感不高會對學生的學習、教師對課堂教學的期待、教師間的關系等產生負面作用,降低教學工作的質量[2]。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化學基礎教育較為薄弱,對該地初中化學教師的教學效能感現狀進行研究,有利于幫助初中化學教師增強教學效能感,促進學生有效學習。
1研究對象與工具
1.1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為貴州省黔南州的初中化學教師,發放80份調查問卷,回收有效問卷73份,有效率為91.25%。其中,男、女教師比例約為5∶7;教齡在1~5年、6~10年、11~20年及20年以上的教師人數分別為48人、17人、5人、3人;學歷為大專、本科的教師分別為2人、71人;中教三級及以下的教師占6.8%、中教二級教師占76.7%、中教一級教師占15.1%、中教高級教師占1.4%;43.8%的教師從未擔任過班主任,30.1%的教師曾擔任過,21.9%的教師正在擔任;5.5%的教師正擔任學校中層干部。
1.2研究工具
參照相關資料和文獻編制《初中化學教師教學效能感調查問卷》,該問卷由專業知識、教學策略與評估、課堂管理、教材處理與教學效果5個測評維度組成[3]42-43,分別設置了5、12、9、7、8道題,共41道題。本問卷采用五級計分法,根據符合程度,分別賦予“完全”“多數”“一半”“多數不”“完全不”分值為5、4、3、2、1。如果均值在1~2分,說明教學效能感極低;在2~3分,說明教學效能感較低;在3~4分,說明教學效能感良好;在4~5分,說明教學效能感高。
2結果與分析
2.1教學效能感的總體情況
表1顯示了教師教學效能感各個維度的平均值。整體上,被調查的初中化學教師教學效能感各個維度的平均值在3.40到3.70之間,處于3~4分層次,說明總體上黔南州初中化學教師的教學效能感良好,但還有一定的進步空間。教學策略與評價、課堂管理和教材處理的均值均為3.62,教學效果的均值為3.59[3]23,這說明教師在課前能認真分析教材,能較為恰當地對教材進行處理,在教學設計中能采用相對合理的教學策略,設置比較適中的練習等評價方式,也能較好地進行課堂教學管理,有效把控課堂教學節奏和調控學生的學習,使教學策略得到良好落實。但教學效果不是很理想,會讓教師對自己有效完成教學工作的能力產生不自信,導致教學效能感有所不足。此外,調查顯示,專業知識維度的均值為3.48,是五個維度中最低的,一定程度上表明黔南州初中化學教師的專業知識水平還需要提升,這也可能是造成他們教學效果維度均值相對較低的重要原因。
2.2教學效能感影響因素分析
2.2.1教齡對教學效能感的影響分析。調查發現,隨著教齡的增加,教師的教學效能感總體上呈現V字形變化。11~20年教齡的教師教學效能感最低(如圖1所示)。1~5年教齡的教師對教學充滿熱情,但由于教學經驗有限,教學效果往往不理想,總體上教學效能感不高;11~20年教齡的教師課堂教學經驗比較豐富,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還希望在教學上有所創新發展,但他們面臨工作及家庭生活的多重壓力,在教學上精力不足,出現工作倦怠心理,導致教學效能感降低;20年以上教齡的教師抗壓能力強,教學經驗豐富,家庭負擔也較輕,教學效能感較強。2.2.2職稱對教學效能感的影響分析。調查顯示,總體上,隨著職稱的提高,化學教師的課堂教學效能感也逐漸增強。中教二級初中化學教師的教材處理均值最高,為3.87(如圖2所示)。教師的職稱與其教學成效與教研成果直接關聯,一般來說,高職稱教師教學成效優良、教研成果豐厚,教學教研的信心也較強,表現出較高的教學效能感[3]23。而中教二級教師正處于事業的上升期,他們年富力強,思維活躍,在工作中一方面積極鉆研教材,虛心向老教師請教教材處理經驗,另一方面善于接受新理念、新方法,在教材處理上表現出較高的教學效能感。2.2.3是否承擔班主任等職務對教學效能感的影響分析。調查顯示,教師的職務對教學效能感有很大影響,擔任班主任的初中化學教師教學效能感最低,而擔任學校中層干部的初中化學教師教學效能感則較高(如圖3所示)。從未當過班主任的教師能夠把更多的精力投入教學,除了完成教學任務外,他們有更多的時間鉆研教材與教學過程,因此教學效能感較高;曾經當過班主任的教師有一定的課堂管理能力與經驗,也有時間鉆研教材和進行自我提升,因此教學效能感良好;現任班主任教師由于工作繁雜,缺乏鉆研教材和課堂教學的時間和精力,因此教學效能感較低;現任學校中層干部的教師一般能力比較優秀,他們教學經驗豐富,具有扎實的教育基礎知識和學科專業知識,對教材和教學大綱有較深入的研究,因此教學效能感較高。
3建議
3.1提高教師的教學監控能力
教學監控能力就是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行為和過程的控制與調節能力。通常來說,教師的教學監控能力較高,則其教學效能感也較高[4]。因此,地方教育部門應有計劃地組織教師參加各類教育教學培訓,讓教師多接受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學習新的教學技術與技能,提高其知識水平和教學能力。同時,學校應倡導和鼓勵教師開展行動研究,堅持教學反思,使教師正確認識自己,不斷改進教學。教研室也應多組織教師溝通交流,幫助教師積累教學經驗,提高教學能力。通過以上方式提高教師的教學監控能力,進而增強其教學效能感。
3.2關注新教師成長,為其提供發展條件
新教師工作時間較短,教學經驗不足,學校要為他們的成長和發展提供有利條件。首先,在學校的組織與管理下,讓老教師與新教師結對子,有組織、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老帶新”活動。讓新教師聽老教師的課,學習老教師的教學方法;讓老教師指導新教師上課,與新教師分享成長經歷、教學經驗。新老教師一起討論與總結教學心得,分享教學感悟。其次,教研室要多組織各類教學教研活動,特別是針對新教師的學習活動,幫助新教師不斷進步。學校還要多給新教師創造外出進修學習和參加各種培訓的機會,以提高新教師的綜合素養,幫助其發展教學技能,從而增強他們的教學效能感。
3.3倡導教師相互學習與交流
學校應為教師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倡導教師之間的相互學習與交流[5]。學校不僅要積極建設圖書館、閱覽室、教師活動中心等硬件設施,鼓勵教師向專家、向優秀同事學習,還要開展教研室活動、組織教學經驗交流會、組織教師進行校內和校際間教學觀摩等,一方面倡導教師自我學習,自覺提高專業知識水平,另一方面使教師相互學習、相互交流成為一種常態。
3.4師生之間要形成良好互動關系
學生的學習成果直接影響教師對自身教學效能的認識,而學生優異學習成果的取得離不開師生之間的良好互動。因此,化學教師不但要注重課堂生態環境建設,在課堂上營造友善、和諧、探究、進取的學習氛圍,采用問題驅動等教學方式,與學生積極互動,促進學生有效學習。還要在課后開展課外化學小實驗,組織學生辦化學知識墻報,定期或不定期開展“化學日”活動,帶領學生到化工廠參觀,通過以上活動多與學生交流溝通,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從而增強自身的教學效能感。
3.5建立合理的獎勵制度,改進教師評價方式
科學合理的教師評價方式具有較強的激勵作用,能有效增強教師的教學效能感。教師通過合理的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能夠積累教學經驗,促進自身潛能的開發和素質的提高,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此外,學校要適時利用各種表揚、表彰形式,對教師的工作予以肯定,使教師處于被認可的工作環境中,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在促進教師知識與技能進步的同時,增強其實現教學目標的信念[6]。因此,積極改進教師評價方式和獎勵制度,激發教師追求教育理想的動力,顯得尤為重要。一方面,學校要積極進行教師評價改革,以教師素養而不是學生的考試結果作為評價教師教學績效的主要指標,合理結合同事評價、學生評價及領導能力評價等,綜合評價教師的教學工作。另一方面,學校要積極合理地運用各類獎勵手段,在教師取得良好工作業績時,給予恰當的獎勵;在教師工作出現問題時,從愛護教師、幫助其改正的角度出發,對其進行適當的批評教育,使其明晰問題所在,吸取經驗教訓并認真改正,從而增強其教學效能感[7]。
參考文獻
[1]俞國良,羅曉路.教師教學效能感及其相關因素研究[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1):72-79.
[2]王晶.國內外關于教師效能感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西南科技大學高教研究,2008(4):8-10.
[3]韓兆坤.高中化學教師課堂教學效能感調查:以河北省為例[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4.
[4]王玉.論教師教學效能感與教學監控能力[J].安順學院學報,2009,11(1):59-62.
[5]陳素永.高中英語教師的自我效能感與課堂糾錯行為的關系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5:41.
[6]胡金萍.大連市特殊學校教師教學效能感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3:26.
[7]欒艷.中學教師教學效能感研究:以宜昌市夷陵區為例[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2:46-47.
作者:邢焰 張琴麗 單位: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化學化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