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多元智能理論在田徑教學中應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多元智能理論近年來在中小學各科教學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初中田徑教學中引入該理論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空間視覺能力、音樂節奏能力、肢體運動能力、自我反省能力等都有了一定提高。我們在今后的教學中,要勇于創新,通過多元化的方式來注重學生的全面素質發展。
關鍵詞:多元智能理論初中田徑教學
一、前言
田徑作為初中體育教學的傳統項目,對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基本體能素質都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但傳統初中田徑教學內容單一,形式固定,很難引起學生的重視和喜愛。近幾年,為了提升田徑教學的有效性和培養學生對田徑的愛好,初中田徑教學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趣味田徑教學和游戲田徑教學等方法的引入,使得學生對田徑學習的積極性有所提升。進入新時期以來,多元化和多樣性是我們教學改革的主要方向,旨在突破單一陳舊的教學模式,所以初中田徑教學也要抓住課程改革的時代特征,開發多樣性的教學資源,進行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改革,以此來全面促進學生體質健康,推動我國全民健身運動的有序開展。
二、多元智能理論運用成果分析
(一)多元智能理論的概念
多元智能理論是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于1983年提出的,并經過后期學術界在此基礎上相當長時間的研究發展和擴充形成。該理論認為,智能是解決某一問題或創造某種產品的能力。就其基本結構來說,智能是多元的,每個人身上至少存在七項智能,即語言智能、數理邏輯智能、音樂智能、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人際交往智能、自我認識智能。智能的分類也不僅僅局限于這七項,隨著研究的深入,會鑒別出更多的智能類型或者對原有智能分類加以修改,如加德納于1996年就提出了第八種智能—認識自然的智能。
(二)多元智能理論的研究成果
該理論的提出最先在物理和化學等學科上進行了非常成功的運用,由于多元智能對空間能力、邏輯能力的要求,推動了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天體物理學以及量子宇宙假說等學科的發展。由于該理論的提出是依托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知識基礎,所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美國最先把這項理論引入教育學實踐中,經過二十多年的研究發展,國內外的研究都已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尤其對學生智力的開發效果最為顯著。該理論在教育學中的實踐運用,認為我們每一位學生都具備多方面的能力,學生的某一個學科的學習都不是單獨哪項能力發揮作用,而是所有能力綜合起作用的結果,只是其中某些能力占主導作用。所以我們在進行多元智能教學開發的同時,需要結合不同學科的特性,分析這些智能體系中的各要素對學生學習的幫助效果。
三、多元智能各要素在田徑教學中的應用
(一)語言表達能力
語言表達能力在田徑教與學的過程中起到了很好的橋梁作用。首先是教師的授課需要具備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動作要領的講述簡潔明了,語言表達生動形象,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是教師需要具備的基本素質。其次是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間或者師生間的溝通和交流離不開語言表達和組織,只有具備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才能提升自身的理解力和接受能力,才能增加課堂的良好學習氛圍,從而提升田徑的教學效果。
(二)邏輯推理能力
邏輯推理是發現事物間存在的各種聯系,并能夠通過這些聯系來不斷認知和總結的過程。學生田徑學習也是一個邏輯推理的過程。一些田徑項目的掌握,例如中長跑,對技術要求很高,我們需要通過實踐來一步步地去感受,總結出在中長跑項目中什么時候沖刺最佳,哪個階段最容易出現極點,如何去克服極點等等,都需要我們的同學一步步地去分析、總結,掌握技術的規律和要領,從而提升學習成績。
(三)視覺能力、空間智能感
初中生的視覺和空間能力處在不斷形成和發展中,幾何學的引入對學生空間能力有一定的幫助,但缺乏相應的實踐性。而田徑教學中的一些項目對學生的空間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能夠提供學生鍛煉視覺和空間能力的實踐機會。例如三級跳遠項目,對學生視覺和空間判斷能力有較高的要求,只有通過不斷的視覺和空間能力的訓練,學生才能很好地掌握起跳點和發力點的位置,避免犯規。投擲項目也能對學生的這些智能起到實際的作用,鉛球投擲,怎樣發力最有效,如何保持鉛球投擲路線在投擲的正前方而不是向兩邊偏離,這些要求都需要我們的學生具備良好的視覺空間能力。
(四)肢體運動能力
多元智能理論在教學中運用,其肢體運動能力是對體育教學的專門反映。體育教學不是單純的理論教學,需要學生通過肢體運動來進行。田徑教學對學生肢體運動以及運動的協調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體育課能夠對學生的肢體運動能力起到很好的作用。
(五)音樂節奏能力
音樂與體育教學的結合在體操、健美操等項目上有了成功的運用。音樂的韻律能夠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從而加強對動作的感知能力。田徑教學過程中,一般學生都認為很枯燥,我們可以在訓練的過程中加入音樂的節奏來讓學生增加鍛煉的愉悅感。比如學生在長跑訓練時,通過播放不同節奏組合的音樂來提示學生恰當地進行加減速,降低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疲勞感。
(六)自我反省能力
初中田徑教學內容難度有了一定的加大,且各項目的測試標準也在進一步提升,同時田徑也是中考體育的必測項目。所以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通常都會有一定的困惑,如何有效提高體育成績是他們經常思考的內容。因此這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我反省能力,能夠及時發現自己田徑學習中的薄弱環節,總結自身的優勢和劣勢,對自己不足的地方進行反復刻苦練習,只有這樣才能提升田徑學習的成績。
四、多元智能理論在田徑教學中的成果體現
(一)多元智能理論能夠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
多元智能理論的運用能夠指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結合該理論的各個要素來制定教學任務,把以往簡單的體育教學示范的過程分解成多個維度的要素,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有一定的促進,從而能夠更全面地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
(二)多元智能理論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多元智能理論在田徑教學中的運用不單單是提升學生的田徑技能,更重要的是通過田徑的學習來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主要以激勵的形式鼓勵學生自我學習掌握多元化的智能能力,從而來感受自我學習的成就,在此過程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被慢慢帶動提升,學習的自信心也得到不斷提高。
五、結束語
多元智能理論在初中田徑教學中的運用能夠很好地提升學生的體育成績,也能不斷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學校體育教學需要不斷進行改革,通過多元化,創新化的方式來加強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發展,為祖國的經濟、科技建設儲備優良人才。
參考文獻:
[1]布蘭頓.希勒,杰西卡.卡尼揚.實證支持多元智能的理論[J]智能的神經科學.2017.02.002.
[2]王紅蕾.基于多元智能視野下的體育差異教學策略研究[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2009.28(2):86-87.
作者:蔡雪梅 單位:江蘇省啟東市教師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