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安全事故教育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為了建立我縣教育系統重特大事故及重大突發事件救援應急體系,提高重特大安全事故及重大突發事件應急反映能力和救援工作整體水平,最大限度地減輕重特大事件及重大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失,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確保全縣學校和社會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國務院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等法律、法規要求,結合我縣教育系統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一、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全縣中小學、幼兒園、職業中學發生的一次性死亡3人以上(含3人)或重傷10人以上(含10人)的急性中毒50人以上(含50人)或直接經濟損失30萬元以上(含30萬元)以及其他性質特別嚴重,影響重大的安全事故和重大突發事件。主要包括:
(一)學校(幼兒園)的建筑物倒塌及走廊、通道、樓梯道擁擠造成學生傷亡的事故;
(二)學校(幼兒園)發生的重特大火災事故;
(三)學校(幼兒園)建筑工程發生的安全事故;
論文關鍵詞:校園安全事故風險防范指標體系
論文摘要:學校是學生求知的場所,肩負著傳播文明的神圣使命,需要良好的環境和穩定的秩序。校園中的學生無時無刻不與現實社會發生著各種各樣的聯系,同時,難免面對各種意外事故。據有關資料顯示,在我國,青少年兒童意外傷害每年導致9萬人死亡,75萬人傷殘。更令人驚心的是,我國中小學在校生意外傷害的發生率正以每年14%的速度遞增。觸目驚心的校園安全傷害數字,敲響了校園安全的警鐘。加強校園安全教育,建立一套科學的校園安全事故風險防范指標體系已經迫在眉睫。
我國的大中小學約有兩億多名在校學生,是一個相當龐大的社會群體。社會是大環境,學校是小社會,是社會大環境的子系統,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石,小社會的安全與否勢必會影響大環境的和諧程度。
一、我國校園安全教育現狀
近年來,我國很多學校通過加強安全保衛措施,制定安全制度,借助“消防日”、“安全日”、“環境日”、“形勢報告會”及典型安全事件等形式進行安全教育,增強了學生安全保護、防范意識,校園安全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經常發生的校園安全事故告訴我們,我國校園安全教育還存在很多問題。
1.學校重視不夠,安全措施乏力。現在,多數學校一味追求升學率,把升學率看做是提高學校聲譽的重要手段,忽視校園安全教育。同時,學校校舍及教學設施陳舊、老化,未及時修復或拆除,或在技術上、設計上存在失誤、缺陷,設施設置不當或使用了不合格產品,極易形成安全隱患,對學生的安全構成威脅,甚至為事故的發生提供客觀條件。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保障中小學校(以下簡稱學校)學生的人身安全,預防與處理學生人身安全事故,維護正常教育教學秩序,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學校在實施教育教學活動期間,學生人身安全事故(以下簡稱學生安全事故)的預防與處理,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學生安全事故的預防應當堅持安全優先、多方配合、共同負責的原則。
學生安全事故的處理應當合法、及時、公開、公正,做到事實清楚、責任明確、處理適當。
第四條學校對學生負有安全教育、管理、保護的職責,并建立健全相應管理和保護學生的規章制度。
[摘要]學校網絡安全事故干預機制是指為預防學校網絡安全事故的發生,對各種影響因素進行干預的有機運行系統,它包括危機干預和事后評估兩大環節。建立該機制是必要的、可能的,有其現實基礎。建立機制必然遵循其基本原則,并綜合運用各種干預手段。
[關鍵詞]網絡安全事故;干預;機制
學校網絡安全事故屬學校安全范疇,不是通常所指的網絡技術安全事故,而是特指學生因不當使用網絡而導致的危及自身或他人的身心、財產,危及社會的現象。學校網絡安全事故分為兩類:一類為危及自身的網絡安全事故,主要包括由于各種不當上網行為引發的逃課、離家出走、突發疾病、自殺,甚至成為詐騙、強奸、故意傷害、殺人、拐賣等刑事犯罪受害者的事故;一類為危及他人及社會的網絡安全事故,主要包括由于各種不當上網行為引發的各種違法或犯罪。如因“網資”不足而引發的搶劫、搶奪和盜竊等違法犯罪;因網上黃色淫穢內容及網戀引發的性犯罪;因網上暴力內容潛移默化的影響而引發的綁架、殺人等暴力型犯罪等。
學校網絡安全事故預警的目的是排警,排警就是危機干預,它是安全預警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說預警能對學校可能發生的網絡安全事故提出警示,那么能否有效控制并消除警情,杜絕事故的發生,還需有完善的學校網絡安全事故干預機制。
一、學校網絡安全事故干預機制的內涵和外延
學校網絡安全事故干預機制是指為預防學校網絡安全事故的發生,對各種影響學校網絡安全事故的因素進行干預而涉及的機構、人員、分工、制度(范文)、方法、程序等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而形成的有機聯系、有效運行的系統總和。它有以下內涵:第一,干預機制是一種事前機制,適用于學校網絡安全事故發生前,如果事故已經發生,就已進入救助階段,應啟動應急機制;第二,干預是對學校網絡安全事故現狀進行客觀、準確分析判斷基礎上采取防止事故發生的恰當措施;第三,干預的目的是消除網絡安全事故隱患,防止事故的發生;第四,干預機制內部各要素是相互影響和制約的統一體,缺少任何一個要素都無法有效運行。
【摘要】安全生產是永恒的話題,電力領域相對比較特殊,在生產實踐中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必須強化電力安全培訓工作。但傳統的安全培訓效果不理想,員工無法充分認識到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基于此,很多電力企業都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建設了電力安全警示教育室,通過這種創新安全培訓模式,讓員工真正參與到安全培訓工作中來,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而增強電力員工對安全生產的認識。
【關鍵詞】電力企業;安全警示;教育室;安全培訓
0引言
電力能源作為重要的基礎能源,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和工業生產不可或缺的部分。但電力能源在使用過程中存在重大的安全隱患,如果操作不當可能會引發嚴重的安全事故[1]。為提升電力企業員工的業務素質,電力企業經常開展電力安全培訓工作。但在實踐過程中,電力安全培訓效果不是非常理想,比如培訓內容單一、過程枯燥等。確保安全生產的關鍵在于一線生產人員,讓現場工作人員清醒地認識到安全的重要性,是安全培訓的根本目的[2]。鑒于傳統安全培訓效果不佳的事實,很多電力企業都著手建立安全警示教育室,通過具體案例給員工以警示的效果。電力安全警示教育室可以通過豐富多彩的形式,包括視頻、圖片、4D、虛擬現實等手段展現安全事故案例。以此讓電力企業工作人員意識到安全生產的極端重要性,這樣他們在現場實踐中能夠自覺按照規范標準進行操作,達到的效果是傳統電力安全培訓無法比擬的[3]。
1電力安全警示教育室內容及其在安全培訓中的應用
1.1規章制度區域。主要展示政府部門和電力行業出臺的關于電力安全相關的政策、法律法規等文件內容。如果該區域只是簡單展示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文件內容,可以想象培訓效果不會非常理想,因為這些內容是枯燥無味的,電力員工無法提起興趣仔細閱讀文件內容。基于此,規章制度區域可以展示帶有本地區或本企業特色的宣傳片,同時輔助以本地區的報紙雜志等內容進行展示,以此提升員工閱讀的興趣和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