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安全教育認識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摘要:國家安全是關乎國家命運、民族復興和人民安全的重大問題。大學生作為新時代的接班人,其安全狀況與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歷史重任密不可分。很多大學生進入大學校園之后,由于自我保護意識薄弱,缺乏辨別是非能力,未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往往很容易被錯誤思潮引導。對于大學生來說,安全教育課程應是大學時期的必修課程,一方面增強高校大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一定程度上杜絕危險事故的發生,另一方面也起到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大學生;安全教育;課程建設
高等教育階段是青年大學生成長發展的“拔節孕穗期”,但該階段大學生并未形成穩定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很容易被外部敵對分子利用并進行意識形態的顛覆、價值觀的滲透等“軟侵略”[1]。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兩微一端”等新媒體新技術在大學生中被廣泛使用,學生獲取信息的方式變得多種多樣,其人身安全和國家安全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大學生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基石,其安全教育狀況關系著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來。高校應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努力開創大學生安全教育課程建設的新局面。
1大學生安全教育課程建設的現實困境
大學生安全教育課程是面向學生宣傳普及安全知識、提高安全保護意識、掌握基本安全防護技能的必修課程,對于促進大學生健康安全、和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是,當前高校在安全教育課程建設上普遍存在重視程度不夠、師資力量短缺、學生學習意識不強等困難,影響著課程育人的質量。
1.1課程建設重視不夠
隨著我國高職院校的迅猛發展,高職辦學規模不斷擴大,校園社會化現象越來越多,校園安全也日趨復雜。目前危及校園安全的除財物失竊、打架斗毆、火災和飲食等傳統安全問題外,還出現了涉及社會穩定的安全問題,如傳銷活動、網絡發動言論侵蝕、大學生販毒吸毒、網絡錢財詐騙、手機錢財詐騙、恐怖事件等,成為影響校園安全的不確定性因素。對于高職院校來說,安全教育是一項系統的教育工程,是社會安全穩定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切實保障大學生健康成長、確保家庭幸福的大事。大學生安全教育不僅是保障大學生人身和心理安全、創造良好育人環境、維護校園安全和社會穩定的需要,也是實現高職院校教育培養目標的需要。
1高職院校學生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1.1思想認識上忽視或不重視
一是部分高職院校認為學生在學校學習,與社會接觸不多,不會出什么安全問題,沒有把加強學生安全教育與人才培養有效結合起來。二是家長總是認為學校是一方凈土,忽視了對子女法律、安全知識的教育。三是學生本身對安全教育認識模糊,只重視專業課學習,忽視自身的安全教育。
1.2管理制度和機制不健全
一是缺乏強有力的領導機制;二是沒有把學生的安全教育作為學校教學的一部分納入教學計劃。
日前通報了天門市某中學2005年1月14日發生的因學生斗毆而導致兩個學生死亡的重大安全事故。省紀委對事故的相關責任人作出了嚴肅處理。廣大人民群眾在為死難學生的不幸沉痛嘆惋的同時,無不為省紀委的英明果斷和有關責任人得到相應的處理而拍手稱快。
這次重大安全事故發生在全國上下狠抓校園安全綜合治理,營造安全文明校園環境的背景下,充分暴露了該校安全意識極為淡薄,安全防范措施極為滯后,相關責任人責任意識極度匱乏的現實。作為學校,應當把學生的利益視作最高的利益,應當把學生的健康成長視作為自己最崇高的使命。生命重于一切,安全重于一切,責任重于泰山,任何的疏忽大意,任何的松懈怠慢都可能釀成不可挽回的損失。這次重大安全事故再一次為我們敲響了安全的警鐘,它雄辯地說明,安全無小事,失職必受追究!
作為青少年成長的最主要的陣地,學校應該把安全教育放在一個非常突出的位置,應當把安全教育作為學校的頭等大事來抓。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它應該貫穿于教育的全過程:
學生安全教育是學生自身安全的需要;學生安全教育是學生自我保護的需要;學生安全教育是學生素質教育的需要;學生安全教育是學生適應形勢的需要;學生安全教育的基本內涵大體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安全知識、安全意識和運用安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學生安全教育的途徑:1、提高安全教育品位,強化安全意識的培養;2、充分發揮教師課堂作用,提高安全教育的質量;3、依托第二課堂活動,發揮文化育人的功能;4、營造安全的校園氛圍,強化安全能力的培養,要建立健全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用制度嚴格規范各類各級人員的日常行為。
安全教育是一項理論化、系統化的工程,是貫穿于學校的一條主線。要發揮安全教育工作的強大優勢,尋求安全教育工作的內在規律,構建安全教育工作的嶄新格局,是我們搞好學校教育的重要任務。我們必須努力認識和探索安全教育工作的新規律和新方法,以嚴謹的工作思路,踏實的工作作風,有效的工作方法,不斷發現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研究新對策,采取新辦法。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增強安全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學校安全是開展正常教育教學活動的前提和基礎,安全、和諧的校園環境是維護良好教育教學秩序的根本保證。為切實加強學校安全工作,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工作方針,增強師生的安全防范意識,提高學生的自護自救能力,根據省教育廳《中小學安全教育系列活動方案》,結合實際,特制定*中小學安全教育系列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大精神和*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堅持素質教育目標,充分認識加強學校安全教育的重要性,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增強安全教育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全面加強學校安全教育,努力提高安全教育的時效性,促進學生安全意識的提高,保障學生的身心健康。
二、活動目的
通過安全教育系列活動,集中開展一系列安全教育和演練活動,普及宣傳校園安全知識,使廣大學生正確掌握安全防范知識,增強師生安全意識,幫助師生掌握在不同安全環境和突發事件中自我保護的技巧,努力提高學生的自我防范能力和危險情況下的自助自救能力,有力遏制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為廣大師生創造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三、活動原則
一整合大學生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主體
網絡的復雜性和大學生自身的特殊性增加了大學生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難度,因而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需要黨、團委、高校和大學生等相互配合,形成立體的全員育人格局。
1發揮黨的領導作用
習多次強調,牢牢掌握黨對高校意識形態的主導權,提高高校黨委引領和控制意識形態的能力,正確引領意識形態發展的方向。為此,一要堅持黨對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領導,包括政治、組織、思想等領導;二要提高黨對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領導能力,加強執政黨建設,保持黨的階級性和先進性,掌握意識形態教育主導權。
2發揮共青團的職能作用
共青團是意識形態建設的實踐者和意識形態滲透的防衛者,因而,大學生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離不開它的支持。其一,開辟共青團網上教育基地。利用網絡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教育,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武裝大學生,自覺抵御西方意識形態的網絡滲透。其二,樹立為青年服務的理念。共青團在解決大學生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的思想問題的同時,要著眼于解決大學生最關心的實際問題,增強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