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安全風險管理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1“把脈”鐵路安全形勢及面臨的風險
1.1全球鐵路
看中國鐵路以其速度高、運量大、節能環保、帶動經濟發展等特性,成為21世紀朝陽產業。我國高速鐵路技術走在世界前列,中國鐵路海外項目在南極洲以外的各大洲均有涉足,中國鐵路肩負著“走出去”的重任。國內鐵路的運營安全關系到中國鐵路的國際聲譽和市場競爭力,如果國內鐵路運行安全不穩,勢必影響到我國鐵路“走出去”戰略。
1.2鐵路路網擴張快
目前我國鐵路營業里程已突破10萬km,其中高速鐵路已突破1萬km,2014年底又有蘭新二線、貴廣客專、南廣客專、青榮城際、鄭開城際等一大批新線集中交付運營,2014全路投產新線將達到7000km以上,2015全路投產新線將達到8000km。2015年,僅北京鐵路局就將有津保鐵路、京津城際延長線、天津西樞紐京津北聯線以及張唐鐵路等新線開通運營。鐵路運行社會關注度高、群眾期盼高,加強鐵路運營安全風險管理不容松懈。
1.3安全總體較穩
【摘要】目的:探究進行風險管理對提高精神科護理安全的作用和與體會。方法:選取筆者所在醫院2011年5月-2012年8月接收的精神病患者158例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并將其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使用常規護理和風險管理相結合的方式對患者進行護理,并在治療護理后的一年,對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以及不良事件發生率進行對比。結果:將兩組患者在接受護理治療后的情況進行分析,其中觀察組護理記錄書寫規范、晚間進行查房質量以及護理質量和患者滿意程度等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將兩組患者在接受不同護理后的不良事件發生率進行對比分析,其中觀察組不良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對精神科患者護理的過程中實現風險管理能有效地提高護理的安全性和穩定性,進而為護理質量和患者以及家屬的滿意程度提供保障,同時對培養護理人員高度的職業道德和素養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風險管理;精神科;護理安全
在對精神科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進行適當的風險管理,能有效地降低護理中風險因素和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進而提升護理質量。由于精神科患者不受主觀能動性的支配和控制,使其經常會出現精神以及行為異常等狀況,如出現沖動、傷人、攻擊以及自傷等危險行為,這就要求護理人員能夠及時對其進行處理,并根據實際情況實行風險管理[1]。本次研究通過風險管理對提高精神科護理安全的作用進行分析,旨在讓臨床護理質量和患者家屬滿意程度得到提升,進而降低護理過程中不良事件發生率,現將結果總結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筆者所在醫院2011年5月-2012年8月接收的精神病患者158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并將其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79例。觀察組中男49例,女30例,平均年齡(43.2±5.6)歲,平均病程(3.1±1.7)年;對照組中男50例,女29例,平均(44.2±5.8)歲,平均病程(3.2±1.6)年。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強化鐵路安全風險管理的主要做法
1.1認真貫徹落實集團公司安全工作會議精神,科學制定全年安全目標、工作計劃,并層層分解,責任到人
為確保全年安全目標的順利實現及本安管理體系建設的有效推進,公司各管理層分別在月度的安全例會上將本安體系建設作為重要內容進行分析,總結經驗,查找不足;并在每月、每季度的“五型企業”、“五型部室”考核中進行督辦落實。為強化各級單位的安全考核指標和獎懲細則的落實,公司與各單位簽訂《安全風險抵押責任狀》,各單位與各站、隊、車間簽訂《全員安全生產風險抵押責任狀》、《人身安全包保責任狀》。按照責任狀落實責任,兌現獎懲。
1.2提高危險源辨識質量,細化管控措施,提高安全風險預控能力,穩步推進公司本安體系建設
危險源辨識和風險預控是本安體系的核心內容。隨著萬噸列車在包神的開行,運輸組織、牽引方式及機車監控模式、行車設備隨之發生了更新和變化。根據新情況,公司一般在第二季度組織開展持續危險源辨識和評估活動。安質部及業務部門會同二級單位技術管理人員深入一線班組,組織全體員工從個人行為、機械設備、生產環節、作業場所等方面,辨識出各類危險源。同時,按照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結合及全面、適用、可操作的原則,結合專業規章、標準對每項辨識出的危險源逐項制定執行標準和管控措施。為便于各級管理層、生產人員掌握風險預控知識和本崗位危險源及管理措施,公司統一印發《本質安全管理體系學習手冊》和各崗位《危險源辨識卡片》。要求每名員工熟悉掌握本崗位的危險源項目、危險源等級、潛在原因、執行標準和管控措施,使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估成果在各崗位作業中發揮重要作用。定期開展本安體系建設推進交流活動,召開本安體系建設推進會,總結分析前期體系建設工作和信息系統運行情況,找出存在的不足和差距,討論制定下一步整改措施。同時,嚴格本安體系內審制度,公司每年兩次、二級單位每季度一次內部審核,全面審核體系在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梳理、復查近期在安全檢查中發現隱患和問題的整改落實情況,編制內審報告和不符合項報告,確保各類隱患和問題得到整改落實,確保體系運行的有效性、適宜性和合法性。
1.3強化體系及安全知識的學習和培訓,為本安體系推進奠定堅實的基礎。
1當前鐵路安全形勢不容樂觀,存在安全隱患
2012年8月5日,榆次站三場駝峰發生一起鐵路交通一般D2類調車脫軌事故;2012年8月15日,榆次站新鳴李站發生一起錯誤排列客車進路,致使列車機外停車,構成鐵路交通一般D5類錯辦信號致使列車停車事故;2013年6月10日,榆次站二場發生一起調車作業撞軋脫軌器的鐵路交通一般D類事故。通過對這幾起鐵路交通事故的認真分析,以小見大,可以從中總結出一些現階段鐵路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弊端和問題。
1.1安全教育淡化對安全管理知識宣傳教育沒有高度重視,安全意識淡漠。部分干部只注重抓經濟效益,對安全工作認識不夠,思想觀念上沒有加以足夠的重視,安全教育滯后,問題發生后才搬到桌面上。部分職工在安全學習考核中不重視,存在應付過關的錯誤思想。結果是只知道安全不能松懈,但從思想上體會不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沒有達到安全管理宣傳教育的目的。通過下現場檢查發現的問題來看,部分職工對檢查人員指出的問題沒有認識到錯誤,甚至認為自己就是對的,究其原因,一是基層部門對職工的安全教育做得不到位,二是職工身邊的環境對其接受安全教育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1.2輕事前規范,重事后管理目前存在的現狀一般是在出現安全事故后,當事人處分了,領導重視了,天天查,天天管,短時間內會引起職工的注意。但事情過去后,職工的安全意識還會松懈,領導因為工作多也無暇顧及強調安全問題,這樣安全管理工作上就會出現時緊時松情況,一些職工存在著麻痹的錯誤思想,所以就為下一次安全事故埋下了隱患。
1.3現場作業標準落實不到位大部分鐵路事故的發生都是由于現場作業標準落實不到位造成的。現場職工在工作中不能嚴格按照規定的崗位職責、規章制度、作業流程與作業標準進行作業,在工作中抱著僥幸心理,憑著習慣進行作業,盲目求快,遇到突發事件和非正常情況時候,忘了規章和亂了作業順序,造成失誤,極易發生事故。而且針對現場作業互控、他控機制的制定也不完善,不能在外界幫助之下及時糾正違章作業行為,控制與消除安全風險。通過平時各種檢查手段發現現場作業人員根據檢查人員是否在場,執行的標準不一致,比如信號樓上的接發車作業,檢查人員不在場時,信號員對列車進路和調車進路的盯控大打折扣,從標準化用語的省略上可以看出,每當形成互控關系缺失的時候,對安全風險的控制基本上從兩至三個人的身上轉嫁到一至兩個人身上,無疑增加了事故發生的相對概率。2012年新鳴李站錯排進路導致的D類事故就是由于接發車作業標準的不落實導致的。
1.4職工總體素質不高,青黃不接通過查閱《2013年榆次站職工素質分析報告》相關數據,從年齡分布上看,車站全部職工當中46歲以上的占到全站總人數的49.48%,比重非常大;從學歷分布上看,大專學歷的282人,占16.11%,本科及以上學歷的146人,占8.37%,所占比例較低。雖然以上數據不全面,但在整個鐵路系統內部具有相當的代表性,充分說明了在鐵路技術裝備迅猛的發展的情況下,一些現場人力工作己經被先進的設備所取代,由此產生了新的并需要高新知識技能的工作崗位,而現實當中都占據著鐵路運輸一線的重要工作崗位,卻大部分是文化程度較低,年齡偏大的職工,顯然已經不能適應現代鐵路運輸安全生產建設和發展的形勢。比如榆次一場信號樓的四名車站值班員年齡全部在55歲以上,職工在承受如此大勞動量情況下能否長時間保持精力集中令人生疑,也讓人擔憂。
1鐵路安全風險管理概述
風險管理是提高鐵路行業運行水平及效益的有效措施,在風險管理的過程中,需要對鐵路運營中存在的不確定因素進行分析,了解安全隱患,從而總結出解決的方法。風險管理包括風險辨識、風險估計以及風險控制等,在風險管理的過程中,主要是對運營中存在的風險因素進行了辨識,了解風險的嚴重程度,并制定風險控制的措施,這可以有效的維護生產環境的安全性,可以減少安全運營事故出現的次數。在經濟市場中,存的風險比較多,企業為了更好的運營,必須制定出風險管理的方案。本文對鐵路運輸行業運營中存在風險的管理要點進行了分析,希望可以提高鐵路安全風險管理的水平。
2鐵路安全風險管理的要點
2.1安全風險管理需要與鐵路生產實際結合起來
鐵路行業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實現了客運高速與貨運重載,由于運輸形勢更加復雜,而且有著較大的安全威脅,對鐵路行業的生存造成了較大的影響。鐵路安全事故可能存在于任何一個生產運輸環節中,為了保證運輸的安全性,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不安全因素,提高鐵路運輸各個環節抵御安全風險的能力。鐵路行業在制定安全風險管理制度時,需要與鐵路生產實際結合起來,做好管理技術的創新工作。鐵路企業應制定出人員、設備、環境、管理為四位一體的防控機制,形成“縱深防御”的體系,這樣才能更好的推行安全風險管理制度。在風險管理時,首先要做好風險識別工作,對風險程度進行合理的分析,制定出管理的方法,鐵路安全風險管理還要立足于全局角度,采用先進的管理手段,做好細節優化工作,保證安全風險管理工程更好的展開,這樣才能保證管理效果的最大發揮。
2.2加強科學系統的安全文化建設